Skip to content
New issue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FAQ 引用文章链接失效 #109

Open
Ping-timeout opened this issue Apr 4, 2024 · 0 comments
Open

FAQ 引用文章链接失效 #109

Ping-timeout opened this issue Apr 4, 2024 · 0 comments

Comments

@Ping-timeout
Copy link
Contributor

Ping-timeout commented Apr 4, 2024

常见问题 - 社区相关

最后,可参考此文章[《哪些起源或流行于宅圈的文化已完全不代表宅文化.AFTER》](http://miz.audio/posts/otaku-for-the-past-3)

网站已无法访问,且 web archive 只存档了前两篇,没有存档该页。

web archive:我存了,存了一半

总之先把问题搁在这里()

RSS 中捞到了正文,可能是完整的

<item>
<title>哪些起源或流行于宅圈的文化已完全不代表宅文化.after</title>
<link>http://miz.audio/posts/otaku-for-the-past-3</link>
<description>
<p>这篇文章大概属于个人体会。可能不完全客观。可能和前两篇没有太大关系...</p> <h2>after.1</h2> <p>一个原生态的农村在为适应现代化发展即将被拆除时,至少村民可以得到一笔生活资金。更乐观的情况,建筑,习俗,艺术都可能成为文化遗产。</p> <p>宅们得到了什么?过去的宅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在天朝没有被承认。宅的存在和互联网具有很强的关联,自由创作的价值多是靠小圈子的共识和道德约束保护的。随着时代推移,这些价值基本都被收到了大数据互联网公司的囊中,被利用来谋利。</p> <h2>after.2</h2> <p>10年前,在同好论坛聊几句,什么激萌,弹幕……对一下电波很容易找到创作者同好。现在生活在天朝的这样的人,什么词汇能成为共同语言?大企业对数据的捕捉已经快到令人难以呼吸,无论什么成句都可能找到被滥用的情形。即便是新生词,也能被迅速流入大众,比较顺口的更可能成为广告用语。从宅群体的脑洞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标志性语言只能不断的被几个国内垄断厂商的算盘手们玩转。那些想做宅向网站的人还不得不和它们合作。</p> <p>即便是想保护某种文化,或者语言。交流要用什么?有几个人可以完全离开某国产聊天,某国产社交网络,某国产网盘,某国产xxx服务去交流?去 break the wall 使用注重隐私的国外服务?或利用自由软件和技术给信任的人搭建安全系数更高的平台来保护?还原如果不是被某些国产大厂绑架的情形下原本应该有的社群氛围?</p> <h2>after.3</h2> <p>一个题外话,曾经 Facebook 做过一个实验,在让用户知情的前提下,对用户分类,故意推送积极和消极的消息来操纵人心,结果很成功。这是一个良性实验。但是如果不知情呢?</p> <p>某些做用户的天朝厂商,用他们并不理解的数据分析得出的“共同语言”当诱饵,去骗取比较单纯的宅和根本不懂什么 acg 的人使用他们的服务,从而控制人际关系,思想,文化。这种操纵是否在国内厂商里已经被娴熟运用了?没人愿意自己的“缘分”“命运”是被别人“计算好”和“掌控”的。所以把希望放在“相信不作恶”?不 in fact 他们只关心怎样操纵会带来更大利益。</p> <p>那么如今,显然已经不能简单的凭借语言或较容易被捕捉的符号来判定是否是共同精神的人,这些标识很容易被模仿。</p> <p>如此复杂的问题,更多人选择放弃思考,只投入到微博里那不到10个人的私密圈。也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对互联网产生了信任危机,认为只有在现实世界认识的人才是可信的。无论如何,找到伙伴的难度大了很多。</p> <h2>after.4</h2> <p>国产大厂拥有给一样事物片面下定义的权力。让属于宅的价值不再拥有原有的光泽,当宅的文化财产被窃取,生活场所被破坏,成为大厂的利益摇篮的时候,既得不到补偿更不会成为文化遗产,还会让宅以为这就是现实:抄袭,弱肉强食,以及大数据。</p> <p>很多时候个人不希望宅有关的文化出现在天朝。并不是说不应该出现在天朝,对很多将日本宅文化传播过来的小站点还是很喜欢的。只是任何东西到了天朝就极容易被滥用。监视网民的一举一动既满足不择手段将利益最大化的天朝互联网厂商的需求也满足 zf 的某些需求,得以分析和控制舆论。最近用来打击个体户的有关部门的草案又快要成型了……</p> <h2>after.5</h2> <p>对于宅文化本身?在墙内的人要不是 IT 业的 GEEK ,很难独立分辨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能相信自己的朋友,而没有渠道去看维基百科或者普遍价值更高的国外社区。可能更多人像认识到强迫症是一种不被认可的精神状态一样,“脱宅”,“成为正常人”,“步入平庸的生活”?这是正确的?</p> <p>但或许有人忘记了宅最初始最根本的意义。 <b>宅,不是neet,不是脱离社会,也不是指团员,而是对喜欢的事情狂热。</b>但是不得不说,“我所指的宅是狭义上的,非常稀有的少数人的群体”。</p> <p>署名:Mizuka ( miz.audio )</p> <p>本文使用 <a href="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sa/4.0/">CC BY-NC-SA 4.0</a> 授权</p>
</description>
<pubDate>Thu, 07 Apr 2016 21:53:54 +0800</pubDate>
</item>
Sign up for free to join this conversation on GitHub. Already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to comment
Labels
None yet
Projects
None yet
Development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1 particip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