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42 lines (22 loc) · 10.1 KB

后记.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42 lines (22 loc) · 10.1 KB

后记

《灵丘民间故事歌谣谚语集成》(上、下册) 终于同广大读者见面了。两册《集成》的问世,是我县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段它的诞生,对繁荣我县民间文学事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就《集成》编辑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阐释如下:

**坚持高标准。**民间文学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无价之宝。民间流传的故事、歌谣、谚语含量丰富,取之不尽。这些民间文学作品多数是好的,健康有益的。比如反压迫、反剥削、反封建、反贪官污吏、贬斥势利小人的;歌颂劳动人民机智勇敢、见义勇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老爱幼的,等等。总之是对真善美作了肯定和褒扬,对假恶丑作了否定和鞭挞。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着人类的历史和社会生活,传达了历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表现了人民群众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作品,人们读后往往能激发爱憎分明、主持正义、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能启迪人们的智慧。

但是,由于民间文学在人民群众口头流传过程中,人们的经历不同,爱憎不同,所以在讲述时很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观点,这就使民间文学往往呈现一种良筹混杂的状况。如作品中出现为封建阶级歌功项德、涂脂抹粉的;侮辱劳动人民的;教人投机取巧的。还有迷信的、宿命论的、带脏话的等不健康的和有害的作品。

精华和漕稻并存,这是编辑《集成》时的一个严酷的现实。为使《集成》的内容健康有益,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在审稿用留时必须快之又读,毫不含糊地剧除那些封建性的精箱,选择内容健康有益的作品。

《集成》是按照 “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 的原则精选而,成的。我们对来稿进行了认真筛选,仅民间故事就剔除稿件一百余篇,达十余万字。所收故事从古到今,从天上到地下,从人间,到地府,通过人与人、人与神、鬼、怪、动物之间的矛盾纠葛,表现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坏人恶徒的鞭挞,对生活的总结,对理想的追求。不少故事内容生动、活泼、幽默;情节优、美、曲折、动人。全部故事、歌谣、谚语集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体,有较高的欣赏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保存价值。但是,《集成》一方面是供人们阅读欣赏;一方面供中央、省、地《集成》编委会筛选,供民间文学工作者研究,故而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具有研究价值的作品在编选标准上放宽了尺度,这一点请广大读者阅读时注意鉴别并给以谅解。

**保持民间文学的特色。**注意保持民间文学的特色,特别是民。间故事,我们在编辑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它的格式和语言。民间故事,来自民间,不同于文人的作品。一般来说,它运用朴素的、直叙的手法,直来直去地写故事,基本上没有什么描写,如果需要,也是三言五语,几笔带过,人物出场也很少铺垫。这些、带有乡土气息的作品,将神话和幻想、史实和虚构巧妙地融为一体,语言简练、质朴明快、干净利索,毫无拖泥带水、矫柔造作、之感。在编辑这些故事、歌谣时,我们牢牢掌握 “忠实记录,慎重整理” 的原则,尽量尊重原作的面貌,对那些不必要的段落的剪裁,都反复考虑其是否影响原作的格调;对一些地方的增补又、严防造成画蛇添足。

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口头上讲的故事,我们要把它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坚持以口头语为准,使其保持朴素的韵味。但是,很大一部分作品记录了,怪僻的字眼,很难叫人理解,特别是外县、外省的人,读后更不知其所云,这就非下决心修改不可了。还有的作品,记录了不少脏话,这是必须删掉的。

语言中的这些问题和错字、错句、错标点搅和在一起,络编辑工作制造了不小的困难,在这方面,我们给以了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关于鬼狐精怪。**狐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尚书》及《左传》中都有狐的记载。人们把狐看成是较有灵性的动物。早在战国时期,人们的著作中即出现了以狐为原形的神兽,狐被赋予了作怪变异的能力。魏晋南北朝时期,狐能变人的说法就流行起来,认为狐五十岁能变为妇人,百岁变为美女,为神巫,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狐被看作寿命长、神通大、富于变幻的动物。唐初 “狐狸精” 的名称出现,唐以后的志怪小说中,狐狸精仍保持着人性化的特征,性格各异,人情味十足。为了正确认识和对待民间文学作品,必须划清神、鬼狐精怪迷信和艺术幻想的界限。一些传说故事里出现神、鬼狐精怪的形象,但迷信故事总的倾向是让人听天由命,而艺术幻想却是表现人民的不屈的意志。例如,人们要战胜邪恶势力,在力不能敌的时候,某位神仙给了什么室贝,使人民得到了胜利;好人遇到了危难,观音菩萨出来搭救,使之化险为夷;勤劳善良的后生娶不上妻子,出了个狐仙作妻子,既勤劳,又貌美,称心如意。这些故事所体现的是人民的愿望,读后效果并不是让人屈服,而是激起人们改变现实的态度。正如我们看了《西游记》,敬佩和学习的是孙悟空敢于斗争的精神与降魔除妖的勇气,而不会真的相信有什么鬼神。退一步来说,我们对古人某些相信鬼神、占卜、禁忌等迷信成分,既不能以现代的科学眼光去苛求他们,也不能因为有这些成分而否定整篇作品的积极意义。

**关于帝王将相及因果报应。**在民间故事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涉及帝王将相,一部分作品讲因果报应。对这两个问题要作具体分析。在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中,也有少数为人民做好事的故事和传说,对这类作品,我们不是拒之门外,而是以适当的数量采用。

对因果报应问题,有一句话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少人是不赞成这个观点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又说 “好人不长寿,害货一千年”;还有人说 “杀人放火骑骏马,烧香磕头常忍饥”。这两句话是不相信因果报应的,只不过是又说到了另一个极端。可是,那些相信 “报应” 的人在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的后面又加了 “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定全报”。更有人说 “阳世难报,阴间去报”。

对这类故事,我们认为有封建成分,但也有好的一面,起码是憎恨恶人和环事。在旧社会,一些人作恶多端,人们治服不了他,就通过这些故事寄托自己的愿望,这实质上反映了劳动人民惩恶扬善的一种心愿,是对恶人的一种警告。我们不应把因果报应简单地看成是佛家思想,一概否定。

**地方特色和代表性。**编辑《集成》过程中,我们紧紧抓住具有灵丘鲜明地方特色的、有代表性的东西,组织人员重点采录。凡在我县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 “地道货” 均选入卷。例如:赵武灵王、李存孝的传说;清代以来我县的几位名人的传说;白求恩在灵丘的传说;灵丘九景十八拗的传说以及我县一些地名来厉的传说。这些作品,具有本县民间文学的特点及代表性。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窥视我县历史人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是《集成》的重要支柱。这里顺便说一下灵丘九景十八拗。九景十八拗众说风云,本《集成》所列九景十八拗是按照张昱同志《九景十八拗的来历》编选的。除此之外,民间流传的还有《月翻落照月翻寺》、《日落西红弘教寺》等。我们将搜集的此类作品载于九景十八拗之后,以飨读者。

我县曾于 1987 年 9 月成立了民间文学集成领导组,1988 年 3 月成立了编委会,由我主编,李继渊同志任责任编辑,开展了对民间故事、歌谣、谚语的搜集整理工作。这次共编印了五集,约五万余字,后因种种原因,没能继续下去,被迫于 1988 年 6 月中辍,历时八个月。1990 年 5 月重新成立《集成》领导组和编委会后,用四个月的时间,编辑出两册《集成》,达六十四万余字。

《集成》的面世,是全县广大讲述者、搜集整理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用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凝聚成的。这项工作始终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北岳文艺出版社编务室主任翼拴生同志、地区文联主席马骏同志、《北岳》杂志社社长谢庆荣同志多次进行指导和鼓励;全县有关各方给以密切的配合和关注。县委宣传部为此项工作提供了优越的办公地址,除两名同志负责编辑工作外,还有几名同志参与了收稿、誉写、校对等工作。文联、文化馆也各抽出一名同志参与编辑工作。五名编委是在兼顾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开展此项工作的,他们牺牲了这一期间的星期天、节假日和业余时间,付出了极大的辛劳,这些都是使我十分感动的,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将保存于灵丘民间的文学遗产全部搜集起来,而且遗漏一定不少,甚至可能是风毛麟角。好在《集成》初型已成,希望广大民间文学爱好者继续将搜集整理工作进行下去。

在《集成》的编辑过程中,我们虽然作了极大的努力,但由于时间紧、人员少、工作量大,特别是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疏漏错讹之处仍恐不少,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张田
一九九〇年十月一日